氯化铵价格为何如此低迷?
作者:admin 来源:未知 日期:2024-10-30 11:54:59 人气:
标签:
导读:今年下半年以来,氯化铵价格始终在历史低位徘徊。近期主流送到价:湿铵为350~400元/吨,干铵为450~500元/吨,几乎跌到了“地板价”。为什么氯化铵价格会如此低迷…
今年下半年以来,氯化铵价格始终在历史低位徘徊。近期主流送到价:湿铵为350~400元/吨,干铵为450~500元/吨,几乎跌到了“地板价”。为什么氯化铵价格会如此低迷呢?氯化铵的供应主要来自于联碱企业。联碱行业今年虽无新增产能释放,但去年下半年新增了200万吨/年的产能,整体年产能已达到1700万吨以上,整体开工水平提升至89%左右,远高于去年同期。据行业网站统计,今年1—9月,作为纯碱的副产品的氯化铵产量达到了1320万吨,同比增长23%。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则显示,今年1—9月国内纯碱产量同比增长20.8%,与行业网站统计数据非常接近。氯化铵供应大幅增加是氯化铵价格在历史低位长期徘徊的一个重要原因。复合肥是国内氯化铵的主要消费端,占据了氯化铵消费量的80%以上。近年来,高氮复合肥快速发展,平衡肥的市场占比下降,带来的变化是复合肥中尿素的配比上升和氯化铵的配比下降。在复合肥中,尿素替代了大量的氯化铵。氯化铵单养分价格远低于尿素,但因为有氯离子的存在,使得氯化铵相对于尿素只有比价的优势,没有品质的优势。基于尿素价格大跌、氯化铵中氯离子对部分农作物的副作用和农民习惯难以改变等因素,虽然市场也想通过生产颗粒氯化铵、复合氮肥和氮钾追肥的方式来消化过剩的氯化铵,但始终没有取得大的进展。尿素在复合肥中替代了部分氯化铵,但氯化铵没有找到新的消费市场,这是氯化铵价格低迷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今年氯化铵的亮点是出口。据海关数据显示,今年1—9月,氯化铵总出口量110.7万吨,比去年同期增加59万吨,增幅达到87.6%。仅从增幅看,出口有很大的潜力,似乎只要取消氯化铵出口的法检,就可以通过出口来消化国内氯化铵供应的过剩。但笔者并不这样认为:从今年1—9月的出口量看,氯化铵的法检已经明显放松。在今年我国减少尿素出口的影响下,国际尿素价格大大高于国内,也就是说,在国际市场,氯化铵同尿素、硫酸铵的比价优势比国内更大,但同国内一样,还是因为有氯离子的存在,氯化铵相对于尿素和硫酸铵,没有品质的优势,很难实现大量出口。这与硫酸铵出口量不断创出历史新高形成鲜明的对比。后期,一旦我国尿素出口限制放松或者国际尿素价格大跌,那么氯化铵同尿素和硫酸铵的比价优势必然会受到压缩,从而会进一步影响氯化铵的出口。笔者的判断是氯化铵出口仍有一定的增量空间,但指望出口来消化国内供应过剩难度很大。综上,笔者认为,在国内氯化铵供应同比大幅增长、复合肥中尿素对氯化铵替代趋势明显的情况下,很难通过开发国内新的消费市场和增加出口来消化国内氯化铵的供应过剩。基于氯化铵价格处于历史低位,市场人士普遍认为价格跌无可跌。但笔者判断,在联碱开工率没有大幅下降之前,尽管抄底的风险较小,但氯化铵涨价的可能性也不大。 |